最近国家对教育行业二连三地出台了新政,为了给学生更公平公正地享有教育资源,让教育回归教育本身,也给家长们解决后顾之忧,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提高人民的生育意愿。
当国家严管校外培训机构,部分城市试行学生划片区上学,“教师轮岗制度”,提倡素质教育等”双减”政策地相继出台,国家对教育“内卷”出手了。但是,对于家长来说,真的脱离“内卷”了吗? 毕竟中考和高考的指挥大棒依旧高悬,无法考取高中的孩子,仍然面对无法上大学,转向职业学校学习的现实。
看到过一家幼儿园教学楼上贴着“为了孩子的一切,一切为了孩子!”每个孩子都是家庭未来的希望,是接受这条职业道路,还是不认命想其他办法“曲线救国”?家长们是否有直面这个现实的勇气?都做好准备了吗?
作家是日本的岸见一郎写了一本心理学著作《不管教的勇气》,本书传承于奥地利的心理学家阿德勒。作者目标明确地提出教育是:“为了孩子的幸福!”
有多少父母是把“幸福”作为孩子的教育目的? 阿德勒提出的一个基本的观点:父母与孩子建立良好的关系,才能在孩子需要帮助时给予有效指导。
本书作者认为,教育的目地是培养出“自立”,能独立做选择,能独立判断自己的价值,还能摆脱自我中心主义的孩子。
孩子如果不爱学习,需要由自己承担后果,即使父母也不能武断地干涉孩子的学习,否则可能影响亲子关系。拥有了良好的亲子关系,父母才可以对孩子产生正向的引导。
本书也为构筑良好的亲子关系,提供了一些窍门。书中从育儿方式、分析会学习和不会学习的孩子、赋予孩子勇敢面对人士勇气三个方面来指引家长们正确对待孩子的教育。
首先,既不批评也不表扬。
被忽略的孩子,往往会故意做一些被批评的事来寻求关注,父母常犯的错就是在批评和破坏了亲子关系后还想要帮助孩子。
实际,比如做公交车无法保持安静,父母需要做的是耐心解释,不必当众批评,往往反复批评也无法改变孩子行为。
那表扬呢?实际上,有时孩子也会得不到表扬就失去了干劲,学习不是为了父母,是为了获取知识本身。
父母决定不了孩子的人生。有一个在英国学业有成归国的一名非常优秀的留英女孩,在父母的要求下,选择了看起来未来前途光明的金融行业,但她实际内心并不喜欢, 只是最终还是顺从了父母的意愿。
但是毕业工作几年后,发现自己还是对设计、艺术、化妆行业感兴趣,最终在内心强烈地呐喊下,抗住了父母的抗议,辞职重新申请了相关专业,毕业后重新选择了自己喜欢的化妆品行业,这位博主坦言:人最终还是要尊重自己的内心意愿,才有生活的动力,才能有幸福的人生。
父母能做的就是尊重孩子的意愿并默默支持,父母不能决定孩子的人生。
当然,选择了自己所爱,不一定会一帆风顺,孩子的失败还是由孩子自己负责。作者认为,只要不是致命错误,父母阻止孩子犯错,其实等于转移本应由孩子面对的课题,实际是对孩子的骄纵,是过度包办,父母既不相信也不尊重孩子。
父母不是不可以协助孩子,而是必须建立在孩子求助的基础上。孩子自己决定自己的人生。能感受到父母信任的孩子一定无比幸福吧!
孩子自己选择的人生,也可以随时调整目标方向。学习终究是孩子自己完成,父母也无法代替,不学习的后果也需要由孩子自己承担。
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必须平等地对待孩子,重要的是听孩子说尊重孩子,而不是一味训斥。想想在重压和长期负面情绪下得抑郁症的孩子,每天能平安健康就非常难能可贵了,要学会发现孩子本身的可贵之处,积极看待孩子的任何事。
刚才说到在公交车上保持安静,如果孩子做到了,无需表扬做得好,可以告之“谢谢你这么安静!”那孩子一定能从中获得一种对他人贡献感。
让孩子努力做到即使没有表扬,也会好好做。
在辅导功课过程中,往往会“鸡飞狗跳”,亲子关系严重被破坏,实际上,父母没必要时刻盯着孩子,孩子并不是为了满足父母的期待而活。
父母往往认为自己最了解孩子,实际上,孩子也有很多父母也不了解的地方。往往不是“坏父母”而是“笨父母”,爱孩子是不够的,好努力学习与孩子的相处之道。
有的父母,教育中会实行“体罚”,同时还伴随着愤怒。“体罚”往往没有任何意义,只是为了报复,只是为自己的愤怒找一个正当理由。
父母应用温和和坚定的态度,用语言来沟通和解决问题。
其次,会学习和不会学习的孩子。
人生不会因考试好,读了好学校就一帆风顺,大人们往往清楚确不对孩子说实话。
孩子们不知道学习体会获得新知识的喜悦,与是否通过学习获得有形的回报没有关系。
要获得喜悦,需要持续努力时,会感到非常辛苦时,这才是父母发挥作用的时候。学习获得知识的目的是为了“对社会有所贡献”,并不是考好了就有了好未来,不能欺骗孩子。
几乎所有的人际关系上的麻烦,都来源于对别人课题的介入。如果父母不严加督促,孩子就不学习,那说明父母一直强制学习的缘故,孩子在学习中收到了父母的挫败,没有感受到学习的喜悦和获取新知识的快乐。
孩子最基本的需求是家庭或者学校的存在感。在其他方面没有自信的孩子,不可能唯独在学习上有自信,在人生课题中,学习并不是多么重大